其他人都在预科,我也要预科,由于其他人都超前学习了,我家孩子不可以落后。
小升初衔接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超前学习吗?其实不然,习性的培养才是主要的,小升初衔接,家长不光只看重孩子的学习状况,更要紧的是需要关心孩子在这一阶段的变化。
一、小学升入初中后需迈过的五道坎
进入初中,第一面临的是学习内容的变化。在小学,学习科目少,学习任务不太重。进入中学,课程增多,学习任务加重。语文、数学、政治、外语、历史、地理、生物,一下子增加了好几门,而且困难程度增大,学科内容的一般知识性愈来愈少,反映客观事物的规律性与常识的严密性、逻辑性却愈来愈强,因此刚进中学的学生,既感到新鲜又感到不适应。
二、是学习技巧的变化
伴随学科多样和深刻化,中学生比小学生需要更有自觉性、独立性和主动性。中学的任课老师多,每位老师教的学生多,一会儿一门课,一会儿一个老师,而且各个老师的教法不同。他们不可能采取像打篮球那样人盯人的办法。中学老师比较看重启发学生获得常识的能力,强调预习听课复习作业概括五个环节。孩子读小学时,家长下班回家第一句话就是问孩子作业做好了吗,如果孩子回答做好了,家长也就放心了。这种课后只完成作业的学习技巧,就不可以满足中学学习的需要了。
三、学习心理反应的变化
小学生多数能顺利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,对老师讲课深信不疑,而中学生一方面对老师的需要看重、信任,另一方面他们的自信心、自主性加大了,也有了肯定的评价能力,不是一味地打收条。